《把剛剛的驚怒》[把剛剛的驚怒] - 第一章

把馬備上。」
「老爺,您……」明亮把頭轉向兵部兩個堂官:「茲事體大,我親自追皇上去。」
八十多歲人了,跑一頭臉的土,跪在帳外渾身哆嗦着,身子旁邊端端正正地放着頂子……皇帝顒琰有些傷心,把剛剛的驚怒沖淡了許多。
顒琰當皇帝的年號叫嘉慶,潛邸時就是個性子溫和且待人寬厚的皇子。
這點和他老子乾隆不一樣。
也難怪,不是這麼個性子萬難在他那個好大喜功的阿瑪手下混這老多年……看着父親那輩子的老臣,皇帝有些心疼,想過去攙一把,可心裏着實別不過這個勁兒,畢竟這事兒出得太他媽混賬了!
堂堂大清帝國,武功立的國,馬上建的基業!
前邊太祖、太宗、聖祖就不說了,自己親爺爺親爹多多少少也平這平那兒的殺來砍去這麼多年了,別朝代掌天下的是丞相,是內閣,我朝為什麼叫軍機?
不清楚?
犯下這麼混賬事!
堂堂兵部行印,居然,說找不着就找不着了!
我看遲早有一天你們把朕的玉璽也丟了算了……不過顒琰皇帝沒把這憤怒說出來。
後來他死了,朝臣們給他上謚號為仁宗皇帝,想來多少也是有道理的。
「頂戴花翎是朝廷的明器,不要放在地上吧。」
皇帝一腔憤怒,說出來的卻是這麼一句溫吞吞的。
一句話把個老明亮弄得更加手足無措,帽子繼續放地上不是,戴上也不是。
旁邊的司禮監挺伶俐個人兒,緊走上去把頂子接過來,小聲道:「這是咱大清國的體面,別混落了地上,招土,奴才先替萬歲爺收起來。」
中國人講禮儀不是沒有道理,禮一順了,氣兒馬上就順了。
明亮此時沒有了驚慌,再次認認真真地把頭磕了磕:「萬歲,微臣世受皇恩,罪,萬死莫贖,為今最要緊的是萬歲的安全!
兵部印,事關江山社稷安危,臣請萬歲顯戮罪臣,同時詔告天下,臣,疏忽頑劣之罪責。
此一為警示天下;二也就是最要緊的,借布臣罪而告天下再~再改回用大印。」
明亮踞地放聲大哭。
顒琰聽完倒氣樂了,從王子到皇子再到皇帝混了這麼多年,戲看多了也厭了,自從老阿瑪手裡接下這個帝國以來,他一直就沒有辦法像父親乾隆那樣,帶着骨子裡的,捨我其誰的勁頭。
也難…

待續...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