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無解》[此行無解] - 第9章

第二天小帥拿紙殼做了個廣告牌,接着哥倆跑去批發市場,把手頭資金砸下,全部進購西瓜。

他們沿着小鎮一路往東,進了村之後,還是沿用表哥的「髒話」吆喝。

等圍觀的人越聚越多,小帥就把大喇叭關上,然後立起廣告牌,牌子上寫着「狀元西瓜」四個字,字的下方還貼着一張金燦燦的「一等獎」獎狀。

「吃了你這西瓜,真能拿一等獎?真能考狀元?」抬杠的村民自然要問上兩句。

「反正我表弟是吃這西瓜長大的,自從他家種了這西瓜,他學習成績噌噌往上躥,年年拿獎狀,年年得第一。」這種謊話小帥說不出來,但表哥面不改色心不跳,每一個字都擲地有聲。

「你這獎狀是假的吧,都考第一了,爹媽還捨得讓你們出來遛鄉?」

表哥突然被問住了,倒是小帥輕聲細語說:「我在城頭中學念初一,開學念初二。你們要是不信,可以問問村裡念初中的孩子,認不認識一個叫『王小帥』的。」

人的名、樹的影,擺事實、講道理。都把話說到這份兒上了,也由不得別人不信。

再說小帥賣的西瓜也不貴,跑到大集上也是買,在家門口也是買,買誰的不是買?何況「狀元西瓜」這個名字好聽,吃了還能討個好彩頭。

至於那些因為小帥吆喝罵街,怒氣沖衝過來算賬的老頭子,一看人孩子學習好又懂事,而且及時地關掉了大喇叭,最後也就不了了之了。

小哥倆才轉了一上午,就把車裡的西瓜銷售一空。他們中午回到鎮上,又砸下所有收入進瓜,按照這個銷售套路,沒到傍晚便整車清空。

表哥以為是自己走了大運,但多年後他才明白,小帥這一套賣瓜的組合拳,其實是一個十分經典的銷售策略。

同為瓜販子,都在批發市場進瓜,但別人的西瓜沒有品牌,小帥卻賦予「狀元西瓜」這一品牌,好聽、好記、好傳播,這個牌子一下就立起來了。

同樣都是叫賣,但他用勢大力沉的髒話來吆喝,瞬間就抓住了人們獵奇的心理,提高了人們對於產品的關注度。

同樣都是市場里的瓜,你的也不比我甜多少,但小帥的獎狀、他的成績,就成了產品的核心競爭力。西瓜本身已經不重要了,賣的是文化。

在農村鄉下,科學不好使,玄學才好使。吃這瓜真能中狀元、考第一嗎?大概率不能,但不妨一試,反正這瓜跟別人賣一樣價錢,大家肯定更願意嘗試帶附加屬性的「狀元西瓜」。

一連十幾天,哥倆的收入噌噌往上漲,怎奈何三輪車太小,哥倆的力氣太弱,要是能有個大卡車,小帥有信心一天掙它個幾百元。

「攢多少了?」表哥蹲在床沿上,激動地看着小帥數錢。

「馬上就200了,照這個形勢下去,咱再賣上三四天,你欠的錢就能平賬了。」碼好錢後,小帥趕緊把錢掖到席子下面,躺在錢上睡覺,心裏總是那麼美滋滋。

表哥開心地在床上打滾,小帥也跟着打滾。哥倆的身體像兩台壓路機,他們比着勁兒壓床,想把下面的鈔票壓平整。

鬧着鬧着,大舅似乎下班回來了。這段日子大舅一直加班,小帥都沒跟大舅打過幾次照面。

「哎,發加班費了,怎麼也不說一聲?」舅媽在客廳里問。

「什麼加班費?」大舅不解。

「少裝,我從衣櫃舊衣服里翻出來了。」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