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甲午到全面抗戰》[從甲午到全面抗戰] - 第1章

中國與日本這兩個國家之間,說起來是一依帶水的鄰邦,可實際上千多年來發生過多次戰爭,而且幾乎每次戰爭都起緣於朝鮮半島。

當談到關於中日之間的戰爭,多數人可能會想到的是七七事變、松滬會戰、南京大屠殺等等。也有人然從一九三一年的九一八事變說起。

其實關於中國與日本的戰爭可以說是由來以久,最早可以追述到公元663年。

那是唐高宗時期,這時的大唐正剛剛經歷了貞觀之治,處在一個歷史上的鼎盛時期。

戰爭爆發於朝鮮半島,當時的朝鮮半島上主要有三股勢力。一個是由今天的中國東北地區進入朝鮮半島,並控制了朝鮮半島北部大部份地區的高句麗。當然高句麗並非現在我們所說的高麗,他起緣於遼東地區,後來漸漸向半島擴張而形成的,並於半島上兩個真正意義上的古代國家,百濟與新羅形成對峙。

當時親唐的新羅在與唐軍聯合的情況下滅掉了百濟之後,百濟余部與日本勾結,準備復國。結果在白江口大敗於唐與新羅聯軍,百濟與日軍也遭到了慘敗。

當時兩國的綜合實力就如同今天的美國與伊拉克那樣,戰爭的結果也就不言而喻。也正是因為這一戰,使日本清醒的認識到了與大唐的差距,也就產生了大規模的遣唐使,來中國學習先進的技術與政治制,文化等等。

這一次戰爭的結果可以說是中國以絕對優勢下取地的大勝。

在這之後,日本對於中原王朝一直是一種仰視與學習的態度,也讓中日之間在之後幾百年中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友好相處。但這也正是因為大唐軍隊的超強戰力將其打怕了後的結果,就如果二戰讓美國打怕了一樣。事實說明日本這個國家是只屈從於強者,而對弱者是沒有同情心,只會狠狠咬你的。

其後,在元代曾有兩次東征日本的戰事,卻因為配合,指揮,以及天時等諸多因素而以失敗告終。

到了明代,東南沿海的倭患還並不能算作中日兩國之間的戰爭。因為這些倭寇中其實大部份人實為東南地區的海盜,與流寇,甚至是漁民等等。而且當時的日本正處於戰國時期,內戰正酣,這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