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國師》[大明國師] - 第二章 大明國運短一截

  詔獄牆邊,老歪脖子樹下。

  姜星火一邊靠着樹榦乘涼,一邊西瓜啃了個爽,終於想起來講課的事情。

  「上次講到哪來着?」

  朱高煦盤膝而坐,腰桿挺得筆直,一副軍人風範。

  他同樣抹了抹鬍鬚上粘的西瓜汁水,回答道:「姜先生,咱們上一次講到了宋朝的中樞集權與地方分權。」

  「喔……」姜星火擦了擦嘴,找了個舒服的位置躺下。

  「有什麼感悟?」

  朱高煦撇了撇嘴道:「永樂帝(永樂為年號而非謚號文皇帝或廟號成祖,可直接稱呼)要是生在宋朝當皇子,肯定幹不成靖難。」

  姜星火從地上撿了兩片樹葉抖了抖塵土,然後蓋在眼睛上遮住了樹冠投射下的斑駁日光,又將雙手枕到腦後,方才懶洋洋地說道。

  「這樣比較不妥當,你就拿永樂帝當宋太祖看,諸藩當五代末年那些宋太祖手下的軍頭,如此倒是很類似……你說宋太祖黃袍加身了,會不會擔心手下那些軍頭也來一次?其實中樞集權的根由就是這麼來的嘛。」

  朱高煦面露凝重:「姜先生的意思是,永樂帝剛剛登基,就要動手削了諸藩的兵權,是怕有哪個藩王再來一次靖難之役?」

  「不對。」朱高煦微微蹙眉,搖了搖頭,「據俺所知,永樂帝剛剛大規模賞賜了倖存的諸藩,這不像是要動手削藩的意思啊。」

  朱高煦對這個問題非常在意,因為根據他的親信告知,父皇最近正在謀劃削藩……雖然沒有確鑿的證據,但確實有這個風聲。

  朱高煦進詔獄,用的是以退為進的法子,他是決不會放棄爭奪太子大位的。

  如果能從姜星火這個奇人口中得到更好的削藩法子,壓過向來在政治方面比自己強的大哥一頭,想來父皇一定會高看自己一眼的。

  「既然把永樂帝比作宋太祖,你還不懂嗎?」

  姜星火慵懶的聲音聽起來都快睡著了,可話語內容卻是無比地振聾發聵。

  「削藩是必然的,賞賜卻是有兩個意思的說法。」

  「明面上是永樂帝示好諸藩表達善意,以昭示自己這個四哥,跟朱允炆那種不認親戚的大侄子不一樣,跟諸藩是一家親的,這個很好理解。」

  「暗裡的意思就是表達一個不動刀兵的態度,即便是削藩也肯定是如宋太祖杯酒釋兵權那般,多多賞賜田宅金銀,保障諸藩和後代的富貴。」

  牆對面的密室內。

  朱棣眉毛微微一挑,有意思,這個名叫姜星火的讀書人,竟是如此敏銳、如此犀利地剖析了自己和道衍大師剛剛定下的削藩策略!

  要知道,正是決定完了如何削藩,朱棣心情大好之下,才想起來去詔獄看看跟他慪氣的二兒子。

  朱棣確信,如何削藩這件事的最終決定結果,在一個時辰前連他自己都不知道!

  朱棣在自己的心中喃喃自語:「朕原本還想等過段時間再公布這件事,沒想到竟被一個讀書人提前說了出來……」

  姜星火的觀點雖然並不全中他的心意,但朱棣卻從中窺探到了另外一層深刻含義。

  朱棣突然意識到,他和道衍大師商量許久的削藩計劃,或許在老謀深算的人物眼裡是能猜透的,但這書生這般年輕、未經種種朝堂歷練就能看透,倒也稱得上是智慧過人。

  「這麼短的時間內就被他猜透了朕和道衍大師的算計,此人倒是頗為不簡單啊。」朱棣眼中的神情,帶上了一絲欣賞。

  「陛下,臣可以迴避一二嗎?」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