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國師》[大明國師] - 第三章 朱元璋留下的三條救命線(2)

>  朱高煦點了點頭,雖然他自述的南軍將領經歷都是偽造的,但大明堪輿圖這東西,他可比五軍都督那幫酒囊飯袋熟悉多了。

  「那你有沒有發現,大明藩王的封地分佈有什麼規律?」

  朱高煦沉思片刻,捻了捻須,不確定地答道:「北多南少?」

  「非止如此。」

  姜星火隨手在地面的沙土上畫了三條線,側目指道。

  「第一條線,長城防線。你對這些熟,你告訴我,長城防線在太祖高皇帝駕崩的時候,分佈了那些藩王,共計多少個?」

  朱高煦仔細端詳着沙盤,說道:「姜先生……諸藩封地相連,按長城沿線一字排開,從西到東應該是肅王、慶王、晉王、代王、谷王、燕王、寧王、遼王,共八個藩王。」

  「姜先生,俺明白了!」

  朱高煦恍然大悟,看着沙土上的第二條線說道:「第二條線就是黃河防線對不對?」

  見姜星火微微頷首,朱高煦自顧自地說道:「黃河防線,分佈了秦王、周王、魯王、齊王,共四個藩王;長江防線,則是在上游和中游分佈着蜀王、湘王、楚王,共三個藩王。」

  「你是帶兵上過戰場,定是知兵的,那我們今日紙上談兵一番。」姜星火慢悠悠地假設着,「如果你是北元,大明的都城在南京,你想要重返中原消滅大明,你有什麼辦法嗎?」

  朱高煦捋着大鬍子,沉默地思考了起來。

  等他思考到了腦殼都開始疼,最後得出了一個結論。

  ——如果按洪武朝的藩王制度,沒有任何辦法!

  只能從北到南三道防線硬鑿過去,而長城防線、黃河防線、長江防線,都是依山仗水的天險,極為易守難攻。

  而諸藩的兵力,都集結在這些天險的南部。

  「看你這樣子應該是想明白了。」姜星火繼續說,「太祖高皇帝是他那個時代最頂級的戰略家,雖然眼光擺脫不了時代的局限性,可子孫能想到的、想不到的問題,他基本都給出了能直接沿用上百年的制度設計。」

  「兵力最雄厚的長城防線抵禦北元,長城與黃河中間的兩河地區則由朝廷直轄,防範八大塞王;兵力少一半的黃河防線既可以抵禦北元,也可以阻擋作亂的藩王,黃河與長江中間的兩淮地區則由朝廷直轄;兵力最少的長江中上游防線,則是在可以順江而下快速勤王的同時,不至於能威脅到都城南京的安全。」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定都南京的大明,即便是面對北方未來新出現的,像是歷史上的契丹、女真、蒙古這些戰力強悍的游牧民族,靠着長城、黃河、長江三道防線,以及朝廷直轄與藩王封地互相制衡的前後布置,都是能撐到游牧民族自己腐化墮落戰力銳減的時候的……再不濟,如北宋南宋那般先後靠着黃河、長江延續國運也是可以的。」

  「三條防線,就是大明的救命線,而現在早已經被建文削藩徹底破壞,周王、齊王被廢,湘王舉家自焚,導致了黃河防線不戰自潰,長江防線無法支援南京,也正是如此,燕王才會一路南下,沒有遇到任何藩王的起兵阻止。」

  「而今上以藩王之身橫掃天下,必定忌憚其他藩王,必會行削藩之事。」

  「無論是今上打算和平削藩,還是如建文帝那般武力削藩,結果都是一樣的。」

  「太祖高皇帝留給大明的三條救命線,徹底失效!」

  「今上根基在北又素有掃清殘元之志,定會遷都!」

  「百年後邊軍定然廢弛而有異族崛起,大明必亡!」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