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順太子爺》[大順太子爺] - 第10章 滄州大旱(2)

內。

  高力士雙膝着地,跪地叩頭稱:

  「謝殿下,謝殿下…」

  萬壽宮,是太元皇帝的寢宮。

  叫他回萬壽宮伺候老皇帝的意思。

  「這老東西,人老成精啊。」

  陳曉默默想着。

  一朝天子一朝臣。

  老奴才畢竟是皇帝的人。

  陳曉經過初期的選拔,自然要培植忠於自己的勢力。

  老奴才顯然看出這一點。

  所以半推半就,乾脆不攙和,省得做得多,反而錯的越多。

  「司禮監卷宗甚多,孤今天到此,就是要大致了解我大順各地的國勢人情。從明日起,大小的奏摺,呈遞到東宮崇政殿去。」

  陳曉隨手將大氅遞給侍從,宣佈道。

  跟在後面亦步亦趨的眾人,點頭哈腰的稱是。

  劉振等人早已準備好。

  陳曉落座,仔細過目奏摺。

  高力士,劉振,童貫等人立在旁邊,不敢弄出半點兒聲響,生怕打擾了太子爺。

  陳曉雖說做了數年的太子。

  但親自過目朝廷奏章,今天還是第一回。

  通過全國州郡報告上來的摺子,可以最直觀,全面的了解這個國家的運行情況。

  陳曉看的時而皺眉,時而面有怒色。

  「混賬!」

  陳曉砰地一聲,重重拍打桌案,驚得眾人大氣都不敢出,生怕又招惹到了太子爺。

  陳曉激動的在房內來回走動:

  「大順宰相次相有四位,六部尚書,侍郎加起來十八位,都是幹什麼吃的?」

  「父皇久病不能視事,孤原以為,這幫人好歹為國家做過些實事,萬萬沒有想到,我大順朝成了什麼樣子?成何體統!」

  難怪陳曉暴怒。

  近一個月的奏章中。

  拍馬屁的,問候皇帝病情的佔了二成。

  這些不提。

  真正讓陳曉震怒的,是邊防戰亂日漸頻繁,國內天災不斷,許多地方民不聊生,藩王,官吏,地主豪紳,和百姓的矛盾日漸加深。

  這還只是最近一個月內的。可以想像,大順朝的內憂外患,早已持續了很久。

  形勢極為嚴峻。

  而面對這些問題。

  到現在為止,以安遠山為首的朝廷大員們,沒有看到任何行之有效的對策。

  「北邊的契丹遼國,東邊的女真金國,屢屢對我大順試探兵鋒,欲亡我而後快。」

  「各地宗室藩王分封割據,簡直自成一國,擁兵自重,犯忌的事情層出不窮。」

  「北方大旱,南方水澇,州郡告急請求賑災的奏摺一封接一封,至今竟然還沒有對策!」

  「可見我大順朝上下,都是些什麼官吏?蛀蟲,酒囊飯袋!」

  陳曉的話,令眾人變色。

  傳出去後,可以想像會引起什麼樣軒然**!

  陳曉深吸一口氣,思索道:

  「現在最緊急的,莫過於北方的乾旱,據滄州刺史來報,去年大旱,綿延五千里顆粒無收,今天又遇數十年未遇的蝗災,數十萬百姓無糊口之糧,甚至有易子而食的人間慘劇發生!」

  「災情至今已有數月,宰相至今沒有回應。」

  陳曉眼中閃過厲色:

  「當務之急首要在於賑災撥錢撥糧,傳令,招戶部尚書覲見!」

  民能載舟亦能覆舟。

  陳曉計算得清楚。

  先令戶部從國庫撥送錢糧,火速向北方解救燃眉之急。

  然而,有人不這麼想。

待續...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