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王侯》[大宋王侯] - 第二章 北漢晉陽(2)

乾德二後正月,又有李繼勛、康延澤率步騎萬餘再攻遼州,北漢向契丹乞得援兵六萬人來救,結果被李繼勛、曹彬等率六萬宋兵打敗。

趙匡胤一邊讓北漢感受到大宋兵力的強盛,另一邊又派出大量姦細滲透敵軍之中收集各方面軍事情報的同時,又製造和傳播謠言,惑亂軍心,渙散士氣。

同時,又和趙普、趙光義精心策劃,派遣明面上從宋軍手上逃得生天,實為已經徹底叛投大宋的北漢大將侯霸榮重返北漢,拉攏北漢臣僚,秘密製造各種輿論,準備兵不血刃的一舉顛覆這個北方小朝廷。

可是萬萬沒想到,這一切被北漢首輔宰相郭無為看得一清二楚。不但設計殺死了侯霸榮,而且還組織精兵強將拔除了不少大宋探子。使得趙匡胤精心設計的這場間諜之戰功虧一簣,以政變收復北漢的計劃也化為泡影。

趙匡胤被激怒了,他忘記了先南後北的既定戰略,不顧趙普等人的一再反對,決定派大軍急功北漢,既然用沒有硝煙的隱蔽戰爭不能奏效,那就大軍壓境,兵戎相見,用真刀實槍解決問題。

開寶二年二月初八,趙匡胤命宣徽南院使曹彬、侍衛步軍都指揮使党進各領一支人馬,先期奔赴晉陽【今太原】。

二月十一日,趙匡胤下詔親征。他命開封尹趙光義為東京留守,樞密副使沈義倫為大內部署,署理朝內各種事宜。

二月十七日,趙匡胤頂盔披甲,親率大軍從汴京【開封】出發。並任命老將歸德軍節度使高懷德為河東行營都部署,以昭義節度使李繼勛為副,建雄節度使趙贊為馬步軍都虞侯,宰相趙普也隨駕出征,襄贊軍務。

此次大宋北伐,聲勢之大,規模之盛,投入兵力之多,是歷次征戰所沒有過的。

一場席捲三方勢力的戰爭風暴,正在悄然醞釀,永樂邊城在安寧了數年之後,眼看着就要再次迎來戰火,而對永樂邊城民眾來說,卻已經是大禍迫眉睫之前。

實事上,大宋大軍從開封出動之時,契丹國內便已收到身在大宋的探子傳回來軍情,不等北漢派使者乞求支援。契丹軍方面已經做好了南下的準備。

可是,因契丹國內近時期內政權不穩,皇權之爭正值關鍵時期,契丹南院大王接到出兵命令便有所推遲,而宋帝趙匡胤親領大軍以勢如破竹之勢,一路北來,北漢軍一戰即潰,望風而逃。

北漢國地外圍州縣城池已經一一陷落在大宋地手中,只剩下北漢國都晉陽【今太原】,這一座孤城。

……………

……………

北漢都城,晉陽。

宋國大軍從四面圍城,對晉陽形成了鐵桶一般的包圍。並且四面同時攻打,風聲鶴唳,晉陽城內已經一片恐慌。

而在這個時候,北漢國主本來當做主心骨的首輔宰相郭無為卻神秘消失。更讓北漢朝野動蕩,感覺滅國在即。

好在有北漢一代名將劉繼業於危難之時,彰顯才能,統帥大軍,主持大局。才得以形成晉陽城的對峙局面。

戰場之上,慘烈無比,每天都會有上千敵我雙方將士死去,變成屍骨,很多死在城下的士兵好多天都無人收屍,時間一長臭氣衝天。

這場攻城大戰時至今日已經持續了十數日的時間,雙方死傷加起來已經有上萬人。北漢一方雖然佔有守城的優勢,但是他們士氣低落,糧草不足,軍隊戰力明顯弱於宋軍,且武器裝備也比宋軍差了一籌,此外他們兵力本就相對要比宋軍少。

實事上,若不是北漢名將劉繼業見機不對,果斷將北漢除都城之外,所有州縣放棄,將主力全部撤入都城之中,保存了兵力,北漢如今戰況只會更慘。

這一戰宋帝趙匡胤是抱着勢在必得心思,但結果如何?葉塵知道,其他人自然不知道。

……………

……………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