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柴皇子回宮後,滿朝文武皆跪服》[廢柴皇子回宮後,滿朝文武皆跪服] - 第1章(2)

殿下這一去凶多吉少呀。」

有人感慨道。

「六殿下在京師時也只是欺負那些世家官宦的二世祖,從未欺負過我們老百姓呀,可惜這麼一個好人了。」

一名小販裝扮的人道。

……

李肅正帶着人馬全速往京師趕去,一路上馬蹄陣陣,塵土飛揚。

自從三年前被乾帝封為安王,划了嶺南府為封地後,李肅就一直待在封地沒有回來過。

大乾雖有藩王無詔不得入京的規矩,但李肅也不是什麼守規矩的人。

之所以沒有回京,純粹是因為回京的路斷掉了。

三年前,李肅被封為安王,帶着人到了嶺南府之後第二天,就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地龍翻身。

嶺南多山地,都說蜀道難,這嶺南府的路也不比蜀道好走。

地龍翻身直接把通往其它州府的路給完全封死了。

要想出去也不是不可以,只不過要翻過重重疊疊的大山,大規模的行軍就別想了。

李肅也屬於隨遇而安的性子,本着反正要發展封地的想法,正好地龍把路封了,老皇帝也沒法動不動派人來打擾自己,也就沒怎麼想着把路復通。

反正通往大乾其他州府的路封了,還有南邊的鄰國嘛,大不了出海嘛。

李肅不知道的是,當年朝堂得知他一到嶺南府就發生了百年不遇的地龍,百官紛紛上奏摺抨擊是李肅不學無術、作惡多端,紈絝成性才導致上天降下責罰,以示警戒。

乾帝無奈只好下了一道申斥的聖旨,大體意思就是要李肅以後好好做個人,小心被雷劈。

只不過李肅出不去封地,傳旨的隊伍也進不去封地。

這道聖旨又被傳旨的太監帶回了京師,至今還放在尚書省沒有發出。

按照乾帝的想法,兩邊一起挖路,要不了一年半載這路就復通了。

就等哪天去往嶺南府的路被打通後,再給送過去。

只不過李肅壓根就沒想着復通,所以這一等就是三年。

三個月前,乾帝得知通往嶺南府的路終於被打通了,於是給李肅下了一道旨意。

李肅雖然不成器,被自己發配到了嶺南府這種鳥不拉屎的地方。

但皇家也有親情,乾帝想着三年未見,乾脆開恩下詔,讓各路藩王趁着過年進京,也見一見這些許久未見的孩子。

但意外來的就是這麼突然,沒想到韃靼人這個時候會買通邊關守將一路打到了京師城下。

這對一向以千古一帝的標準要求自己的乾帝而言,絕對是奇恥大辱。

去年,因為北方大旱,乾帝體恤民力,免了幾個州府的賦稅,同時也削減了一部分軍費開支,裁撤了一些兵丁。

沒想到這竟然差點成了亡國之舉,各沿路城池的守軍根本攔不住韃靼人,於是韃靼打到了城下。

雖然朝中大臣和乾帝第一時間實行了堅壁清野的政策,也派出了幾十隊人馬去各州府發佈勤王令。

但想到韃靼人此時正在四周的村鎮和城池燒殺搶掠,還有三萬人在京師城下虎視眈眈隨時可能破城而入,乾帝和朝中一幫大佬就急得焦頭爛額。

此時一名傳信兵快步跑進殿中。

「啟稟陛下!趙王殿下率領abc 親衛欲衝破韃靼人的側翼進城,被韃靼人兩面夾擊,現在正在死戰!」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