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成語叫失而復得》[個成語叫失而復得] - 第一章

你會受到很大的震動,因為沒看之前你不能想像電影還能這樣拍。
它比那些表面上看非常極端的比如表現主義的電影豐富許多。
9得而復失。
有個成語叫「失而復得」,而在20世紀敘事結構里有一個反其道用之的方式—「得爾復失」。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老人與海》。
看《老人與海》,最後簡直會覺得莫名奇妙。
而且你會覺得他們的漁夫跟我們的漁夫不太一樣,是不是上帝對待我們中國這邊的海有些不公道呢?海明威小說里寫到的這種馬林魚我們好像捕不到。
他們很小的漁船居然就能捕到重幾千磅的大馬林魚,而且在他們的海灘上經常有這種魚的骨架。
老漁夫桑地亞哥費了那麼大的力量,歷盡千辛萬苦,結果卻只帶回去一具毫無用處的魚骨架,因為類似的魚骨架在海灘上不是一兩具,漁民們捕完魚取下魚肉後,經常就把魚骨架留在海灘上。
得而復失這種方式,非常直接地顯示出生活本身的虛無色彩:你付出這麼多,最後你卻發現什麼都沒得到。
得而復失與今天被抽象之後的人類生活的情狀尤其相似。
民間有一個說法是—你有多少錢你都帶不走—這和西方的說法有點像:「來自泥土,歸於泥土」。
人生就是這麼回事,看上去你來到世上轟轟烈烈,波瀾壯闊,有各種各樣的經歷,但是到頭來,你仍舊是赤條條來,赤條條去。
我特別推崇的法國大作家紀德,他的著作里有一個龐大的系列是回憶錄,他的回憶錄標題是《假如種子不死》。
紀德願意把靈魂的存在看成是種子,這個本身就虛妄得不得了。
不知道紀德能存在多久,紀德已經死了半個世紀,我設想紀德如果運氣好的話,也許他還能活三個世紀,也許他運氣再好一些的話還能活三十個世紀,但也不過那麼點有限的時間。
地球已經存在了幾十億年。
加繆的小說里也有太多的這種生命的無意義,加繆的哲學裏也太多地談到人生的重複和荒謬,「得而復失」特別能顯現這種荒謬。
10走出敘事人視野。
剛才我講的「有去無歸」是導向虛無的一種結局方式,但它充滿了悲壯感,還有一種方式是…

待續...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