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生活高於生活》[來自生活高於生活] - 第一章

男性不會因為作者的性別而棄書。
實際上女性也不會。
會讓大家棄書的原因有很多,很多女性作者被棄書的深層原因是寫的東西過於脫離現實,過於挑戰認知。
文學作品一直以來都號稱「來自生活高於生活」,但據我觀察,來自生活不假,但很少高於生活。
作品中很難出現真實世界裏沒有的情節,創作者挖空腦袋最後也不過是「故事」的堆砌。
總說人充滿想像力,而實際上人的想像力極其匱乏,對於未知的事務向來需要很深度的接觸才能理解,描述未知事物又必須得藉助認知內的已知事物才能講通。
小說這種需要供他人閱讀的作品,更是難以出現普通人認知以外的事物,一旦出現也需要大量篇幅來先構建認知才行。
之所以叢林法則、零和博弈、納什均衡等等小說中常出現的理論體系深入人心,恰恰是因為大家都是親歷者,越是接近世界的真像,越是能理解這些基礎規則。
一切題材,逃不開現實世界的框架,不論仙俠還是科幻,人性是沒有區別的,這套基礎規則就是圍繞人性誕生的。
在這套世界運行的基礎規則中,男性,更懂得:什麼叫靠山山倒靠人人散。
什麼叫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什麼叫十世之仇尤可報也。
什麼叫放棄幻想準備鬥爭。
什麼叫別人有不如自己有。
任何題材,任何,都跳不開人性的刻畫,而這些就是千百年來總結出來的,基於人性的基礎規則。
對於男性而言,所有關於依靠強者、依靠規則、程序正義、憐憫等等行為,都是對現實認知的挑戰,必然會被摒棄。
作為寫手,不論什麼性別,哪怕你的性別是鞋拔子,在作品中體現出對基礎規則的挑戰,都會被深諳人性本質的男性讀者棄書。
那麼為什麼男性讀者普遍對人性這種事比較敏感呢?
粗暴點講,這也算基因選擇。
以下內容大不敬,想罵就罵,注意措辭,被系統刪了我會看不到你怎麼罵我。
自原始社會以來,一直到工業革命之前,各部族、種族、族群、部落、國家、宗教、政權等等之間的死斗的結果,無不是男丁屠盡,女性淪為生育資源。
無數鮮血淋漓的歷史中,男性是真真切切的親歷者,屠盡的時候,揮刀的是男人…

待續...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