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強國》[世界最強國] - 第2章 希望學校

過了幾天,村長和老秀才幫李興國把一切都打理妥當了,他暫時就住在義塾里,這裡曾經是老秀才教書的私塾。

不過現在不叫義塾了,李興國在大門上方掛了個牌子,上書「希望學校」四個大字

因為他也不要工資,食物問題暫時也是村民們每家湊一點能吃個半個月,還能讓孩子們讀書,所以村民們也樂得送點米糧油。

這個時代的人們對讀書人還是有一種天然的崇敬,不過只是現在中華民國剛剛成立,大多數人的思維方式還是比較傳統的,雖然在縣城裡國家已經陸續辦了很多小學,但是在這些村民心中還是認為讀書那都是老爺們才讀的起的,自己一輩子泥腿子,自己兒子以後也是泥腿子,不用讀太多書,能寫兩個字就可以了,當然也有一些有遠大目光的村民,但是又奈何家境貧寒,無力支持自己的孩子上學。

看着眼前的三十多名小孩,有男有女,為了讓男女同堂也是費了一番口舌,小的只有七八歲,最大的一位十一二歲,這幾乎是全村的適齡兒童了,再大一些的已經要開始承擔家裡的重任了,父母也不會讓他們再來浪費時間上學了。

這群孩童的父母,他前幾天也跟着村長接觸過,基本上他們的父母都是抱着讓孩子認識點字就可以了的心態,要是運氣好能有讀書的天賦能混到個秀才的那種程度就算是祖墳燒了高香了,有了這種程度那日後可以依靠知識能到縣城謀個筆杆子的差事也就能擺脫種地的命運了。

這倒不能怪村民們志氣低下,主要是環境所致,這個時期,雖然中華民國開始宣揚新學,在全力提倡老百姓送孩子上學校學習新學,意圖讓新學取代舊社會的私塾以及私塾文化。不過清廷剛剛覆滅沒幾年人們的核心需求還是吃飽穿暖,哪有心思想着更高的目標呢?而且人們私塾上習慣了,包括私塾里傳遞的價值觀和理念也不是短時間能改變的。

哪怕是村長,他想的也是讓自己孫子跟着李興國讀幾年書,能寫能念就可以了,以後也好接他的班,繼續當個小地主,有點文化方便和縣城裡的官老爺們打交道。此時中華民國新立,小村子裏的他們的見識決定了他們完全沒有意識到時代將會在未來二十年間迎來巨變,一個大變革時期徐徐拉開了帷幕。

這幾天時間裏,李興國也把腦子裡那個系統摸索清楚了,與其說叫知識寶庫,不如叫工業寶庫,這個系統裏面全是工業技術圖紙,理論學術等一系列的知識,裏面涉及的產品類目一應俱全,小到一盒火柴,大到宇宙飛船,全部都有,他還在系統裏面找到了AK,阿帕奇直升機等等一系列的後世出現過的武器,他十分懷疑這個系統會不會是未來的人類文明創造的。

這個系統就像是一個工業百科全書,只是極其的智能和全面,比如你想生產某一個東西,不僅僅是給到一個圖紙那麼簡單,系統會從原材料到生產工藝再到數據原理等等從零開始剖析的透透徹徹的。

既然有了這個強大的系統,這段時間李興國也思考了一下未來的發展道路,首先他肯定是不會去投奔軍閥,有了這個系統老子自己當軍閥,幹嘛還跑去給別人打工,他打算走實業起家的這條路,不然不就白瞎了這個系統了嗎,至於如何起家,如何規劃,還得再仔細思考一番。

眼下先把這個老師當好,未來這個村子就是自己的根據地了啊。

「先生,你的鬍鬚呢?以前的先生都有長長的鬍鬚」

思索間,一個稚嫩的聲音大聲響起,李興國低頭一看,一位七八歲的男孩正歪着頭看着他,他的發言引得眾孩童發笑。

「圓少爺,他是洋學派,我聽大人說的,洋學派的都不喜歡留鬍鬚。」另外一位十一二歲的男孩子解釋道。

李興國記得他,這個小的孩子是村長的孫子,大名叫劉瑞,小名叫圓圓、原因是他有一張胖乎乎的小臉,所以別的小孩喜歡叫他圓少爺。

大的那位小孩,叫高齊,因為皮膚有點黑,小名就叫黑子,據稱他是這個村裡的孩子王,而且非常調皮,喜歡拉幫結派欺凌比他小的孩子。

哪怕是村長的孫子都被他欺負過,為此村長還教訓過他好幾次,打過他屁股,打完第二天他又忘了,屢教不改,全村上下都沒辦法,他父母也很無奈想着送過來受受書香的熏陶改改他性子。

「我不留鬍鬚不是因為我是洋學派,只是因為鬍鬚長了,喝湯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