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邊五年,震驚南下巡視的朱元璋》[戍邊五年,震驚南下巡視的朱元璋] - 第1章讓我好好玩玩不行?(2)

面有傳言,說殿下已經去世了,陛下忙完政務,要四處遊歷,如果他來到了嶺南,豈不是會被人發現?」

  朱拓摩挲着自己的臉頰,他想起了在朱標死後,朱元璋傷心欲死,他為了支持自己的孫子朱允炫,發動了一場關於「藍玉案」的慘劇,殺死的人已經超過了萬人,整個京都都陷入了一片腥風血雨之中。

  朱拓搖了搖頭,用力的拍了一下自己的胸膛:「放心吧,我父親最近很忙。而且,他也不會跑到我們嶺南來!」

  說完,朱拓擺了擺手,示意自己的美女們繼續跳舞,「繼續彈琴!」

  呂青誠懇的說道:「陛下,賢王可不會天天飲酒作樂。」

  朱拓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厲聲喝道:「吵死了,我三年辛苦經營嶺南,難道就不能好好享受一下么?」

  前往嶺南的道路,還未到嶺南,只有寥寥數人。

  而在這群人之中,一隻車隊正在緩慢前行。

  而在車隊**,一名面色平靜的老人,正用一根手指輕輕敲着自己的額頭。

  旁邊一位虎背熊腰的壯漢,一臉的堅韌,他望着車窗,說道:「皇上,前面就是嶺南了,我們要不要過去?」

  此人名為耿炳文,曾在大都總督府任職過。

  明初建國後,他率部出塞征伐元軍殘部,屢有奇效。

  這名老人,便是朱元璋。

  朱元璋長吁短嘆,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

  少年喪父,中年喪夫,老年喪子。

  三種痛苦,他都經歷過了。即便是從屍骨堆里走出的洪武大帝,此刻也無法掩飾內心的悲傷。

  不過,他畢竟是朱元璋,眼下的情況要遠遠大於悲痛。

  這將決定大明的命運。

  好不容易才得到的繼承人,卻莫名其妙的死了,讓他半年的努力毀於一旦,讓他猝不及防。

  最關鍵的是,他沒有那麼多的精力去培育繼承人,必須要抓住這個機會,把自己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繼續傳承下去。

  事實上,他心裏早就有了一個猜測。他的孫子,朱允炫。

  朱允炫自幼跟着大儒,對典籍頗有研究,但他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足夠的聲勢,無法壓制軍隊中的精銳。

  這可如何是好?

  為了自己的親外孫,排除一切阻礙嗎?

  朱元璋在作出這個選擇前,就已經做好了準備,準備親自去見識一番他打下的江山。

  「嶺南?」李天命問道。朱元璋喃喃自語:「我沒記錯的話,朱拓應該是被分配到了南方的。」

  「對。」王耀道。耿炳文說道:「十八殿下被冊封到嶺南之後,每個月都要寫信回京城,可見他對皇帝的思念之情。」

  聞言,朱元璋長吁短嘆:「真是辛苦他了,嶺南荒蕪,山川險峻,不知他是如何熬過來的。」

  朱拓歸根結底還是不被朱元璋放在眼裡,他更喜歡朱標和朱棣這樣的人才。

  十三年之後,朱拓忽然說要把嶺南當作他的封地。朱元璋被嚇了一跳,但想到南方還得有藩王鎮守,便讓他先走了。

  因為距離太過遙遠,所以這三年來,他們都沒有理會。

  他當時對朱拓並沒有太多的關注,三年過去了,他也不記得朱拓長成了什麼樣。

  但他經常看到朱拓的書函,知道嶺南的民風很不好,經常被南邊的土匪洗劫。

  不過朱元璋也沒有辦法,此時大明最大的對手,就是元朝。

  他沒有時間和南邊的土匪開戰。

  就在朱元璋沉吟之時,耿炳文突然一聲大喝,惹得朱元璋勃然大怒:「你胡說八道,你堂堂大將軍,怎麼可能會有事鎮定點的事情,難道我就在這裡?」

  「我在外面看了一下。」耿炳文急匆匆的說道。

  朱元璋此時也看到了窗戶,頓時倒吸一口涼氣。

  眼前是一條筆直的黑色道路,一眼看不到邊際,至少有八個車廂那麼寬。

  道路右側有一座三尺高的牌匾,牌匾上有「嶺南」四個大字。

  回頭看看自己來時的那條小路,又是一片爛泥,又是那麼的窄。

  「怎麼回事?怎麼會這麼大?」朱元璋有些不敢相信地說道。

  就算是剛剛建成的南京,官道也沒有這麼寬闊平整。

  「這條公路的造價是什麼?朱元璋倒抽一口涼氣,眼神里充滿了疑惑。

  從南京過來,越往南,就越偏僻。

  他很了解這一路上發生的事情,知道南邊的人有多辛苦。

  特別是嶺南,更是如此。

  朱元璋沉聲說道:「我們去一次嶺南!」

  繼續往前走,路很寬敞,一眼望去,到處都是農田,農夫們也在忙碌着,一眼望不到盡頭,一片鬱鬱蔥蔥的景象。

  越是靠近嶺南,人流和車輛就越是密集,到了城門口,街道上熙熙攘攘,熙熙攘攘,街道上叫賣聲此起彼伏,各種東西應有盡有。

  遠遠看去,這座雄偉雄偉的城池,和應天都城相比,也是毫不遜色。

  朱元璋目瞪口呆。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