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導師小說》[晚明導師小說] - 晚明導師小說第5章  

這三年時間,蘇燦常常拖着病區修葺房屋。
起初破爛不堪的茅草屋,現在已經變成青磚比瓦。
隨着房屋的升級,系統獎勵給他的東西很多,但大多數都是關於時下政治的東西。
這個病註定了蘇燦做不了任何重活,他的時間很多,又不多。
空閑出來的時間都在看書豐富自己。
他研究了很多明朝官場政治,越是深入研究,就會發現明朝官場政治很畸形,與其說官場政治畸形,不如說政治家們畸形。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考量。
從弘治初開始,皇帝和內閣都在勵精圖治,將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北疆。
三十多年前,風雨飄搖的大明,因為英宗皇帝,差點將大好河山又一次葬送在蒙古人手中。
土木堡之戰,把大明的精銳打光了,以前銳意進取的大明不在,富有進攻性的大明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北邊的戰略防守。
總而言之,當朝的政治家的目光總是在北疆,很少會將目光投入到東南。
直到弘治十年開始,東南出現了一頭竊國的狼,稱之為倭寇。
他們在東南燒殺搶掠,每年都會掠奪大量的財富從海上離開。
到十五年,五年時間,大明在東南共死百姓一萬abc 人,死傷衛所水寨兵力abc 六百餘人。
東南倭患漸漸開始滋養起來。
即便如此,明廷依舊覺得東南倭寇不足為懼,大明真正的對手依舊是北邊的蒙古人。
因為朝廷的放縱,讓東南倭寇一發不可收拾。
起初僅僅只是倭寇作亂,明廷陳在東南的兵力還能防住倭寇,但到後來,漸漸的,東南兵力彷彿戰鬥力消失,總會被倭寇遛着打。
是東南兵力弱了么?
不是的,是因為在這期間,又滋養出一批大商賈世家,他們官商勾結,商倭勾結,一同掠奪屬於大明東南的財富。
富了商人的腰包,漲了官僚的口袋,死了大明的百姓。
元朝的張養浩說過,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不管是太平盛世,還是戰亂禍國,小民生存都很艱難。
如果說弘治時期的東南已經開始呈現倭寇盛行的情況,那麼到嘉靖時期,東南就真正防不住倭寇了。
在戚繼光出現之前,嘉靖時期倭寇已經泛濫成災了。
五十三名倭寇,能從浙東一路殺四千官兵,打到南直隸南京城!
到嘉靖時期,舉國之力都在防倭打倭,耗費的兵力數以十萬,耗費的錢糧何止千萬。
真到那時候,原本雪上加霜的明朝國力,會更加不堪重負。
現在是個好時機,如果能在弘治朝徹底解決了東南之患,將倭寇掐在萌芽中,十幾年後,又怎會讓倭寇泛濫成災呢?
只是現在想扼殺東南倭患也困難重重。
東南的利益鏈已經形成了,想掐斷這條利益鏈的辦法其實很簡單,但又很難。
開海。
當大明海門打開,當官方和海外做貿易,當百姓都能出海,那個時候再想走私就難上加難。
沒有走私的碩大利益鏈,大明才能上下同心去攻打倭寇,雖然現在大明兵力不負洪武、永樂時期那麼兇猛,但對付一群倭奴還是輕而易舉的。
前提是不在有人拖後腿,不在有人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