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手術,他被大明子民擁護了》[一台手術,他被大明子民擁護了] - 第4章(2)

這位沈霖沈大人,原本是在京城的御史,因為受到「胡惟庸案」的牽連,被貶謫到這種鳥不拉屎的偏遠地方做了個七品芝麻官。

御史言官,最大的本事就是指摘朝政抨擊時弊,嚴重缺乏治理地方的能力。雖然這位知縣大人潔身自好從不貪污,卻也沒有做出任何政績,本縣的財政狀況……連衙役的工資都發不出來,也就可想而知了。

到了最後,還是衙役們幫着張四哥湊了兩吊錢,買了幾斤最肥的刀口肉,又從家裡拿出來半籃雞蛋,專程來向吳子山道謝。

「子山兄弟救我性命,我卻拿不出像樣的謝禮,真是太不好意思了。」

「大家都是鄰居,說什麼謝不謝的?上次四哥幫我弄引籍,跑前跑後的張羅了好幾天,我記得四哥的好處。」

鄰里之間守望相助,本就是千年的傳統,大家都是窮人,也就別客氣了。

原本不想收張四哥的「謝禮」,但人卻執意要送:「別的事情都好說,但這救命之恩不能不謝。要不是你治好我的絞腸痧,我早就一命嗚呼了。」

「若是沒了我,家裡上有老下有小,老婆還懷着身孕,若是沒了我,這個家就完蛋了。」

「那好吧,肉我收下,雞蛋你拿回去給四嫂子補身體。」

「救命之恩,就只有一刀肉,若是傳揚出去,豈不是讓街坊鄰居們笑話我不懂事?」

「我的張四哥呀,咱們這幾條街的街坊鄰居全都窮的叮噹爛響,就別說誰笑話誰了。」

說起這個「窮」字,張四哥太有感觸了:「這日子確實過的緊巴巴,好在這幾年還算是風調雨順,朝廷的稅負也不是很沉重,勉強還能過得下去。若是遇到災荒之年,可就不好說了。」

對於窮苦的生活,吳子山同樣感慨良多:自己和丁老爹辛辛苦苦,起早貪黑的做豆腐,其實根本就賺不了幾個小錢兒,連吃鹽都很困難。

這樣的窮日子,真是太難熬了。

「你有這麼好的醫術,幹嘛不開個醫館呢?」張四哥給出了一個建議:「只要你想開醫館,衙門裡的憑契官引我全都能幫你辦下來。」

所謂的官引憑契,差不多就相當於這個時代的「營業執照」,張四哥本就衙門裡的人,這事不難。

開醫館肯定比做豆腐賺的多,這個道理吳子山不是不明白,但卻做不到,原因只有一個字——窮。

「醫館哪是那麼好開的?」吳子山無奈的苦笑着:「我可沒那麼多本錢,」

要想把醫館開起來,至少得租幾間像樣的鋪面,還要做個簡單的裝修,把常用的藥材置辦齊全,里里外外都要錢,林林總總的算起來,沒有三五百兩銀子想也不要想。

丁老爹做了大半輩子豆腐,勉勉強強才攢下七八緡錢,折算成銀子才六兩多一點。對於這個貧苦的家庭而言,幾百兩銀子絕對是一筆無法想像的天文數字。

吳子山雖然能治好「絞腸痧」這樣的絕症,卻治不了自己的窮病。

窮病難醫呀!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