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9,帶著華工踏破美利堅》[1789,帶著華工踏破美利堅] - 第27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下)(2)

技能,但是想想暫時還缺少實習機會,也就作罷了。
另外,教學語言統一是漢語,秦漢可不希望在這個世界,華人還要苦逼地學習什麼勞什子英語。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再窮不能窮教育。所以自從學校建起來之後,秦漢每天的物資配額就全是各種教材和教具。
今天下載一摞世界各國地圖,明天下載幾個地球儀,後天下載一台顯微鏡,大後天又得下載一些尺規文具。
這些零零碎碎的工具在主世界裏價格低廉,隨處可見,但是在1789年卻無處尋覓。
為了讓學生的身體能茁壯成長,秦漢還給他們制訂了專門的食品營養標准:
穀類及薯類每天500克;動物性肉食物及蛋類每天200克;豆類及豆製品150克;蔬菜和水果400克。
雖然這個標准低於主世界中學生的營養標准,但是在1789年卻堪稱豪奢。不少白人富人都享受不到那麼豐盛的食物。
關鍵是,這一切全部免費!
這個消息已發佈,在道森城引起了軒然大波:華人紛紛讚美秦統制的慷慨,而白人則狂罵華人的浪費。
但是,罵歸罵,不少一開始不願意送孩子上學的白人家庭改變的主意,紛紛把自己的孩子送進學校。這讓范進不得不多開了一個班。
而另一方面,不少學生甚至會把學校每天發放的食物偷偷帶回家去,孝敬自己的父母。秦漢得知之後,一陣感嘆,趕緊又出台了一項政策,凡是送學生上學的,每月補助5英鎊。
別小看這區區的5英鎊,因為道森城暫時還無法提供足夠多的工作崗位,所以大部分人只是一邊修養身體一邊充當基本的勞動力,雖然能夠吃飽穿暖,生活質量遠超之前,但是手裡畢竟沒有現錢,所以這補助的五英鎊確實能幫他們解決生活中的一些意外。
至少能給孩子和老婆添上一件衣服吧。
整個三利堡每個月的固定收入就是道森城和伊格爾城上繳的3000英鎊的保護費,廣是學校就得用掉五分之一,剩下的還要給一千多號華人使用,真是有點捉襟見肘了。
不過,教育本身就是先投資後收益的事情,總不能工業體系建立之後再幫幫忙忙地培養工人。到時候,怎麼都來不及。
小的解決了,大的還沒有解決。
秦漢得趕緊給蜂擁而至的這些華人安排好工作崗位。否則不僅會坐吃山空,更會「閑則生事。」
最近已經有這個苗頭了,就在這幾天,新來得一個移民和一個三利堡的老住戶就因為爭搶山上一顆結了果子的樹,打了起來,差點引起兩群人的互毆。
雖然事件在教導連出動之後迅速地平息了下來,但是還是給秦漢敲響了警鐘。
其實這一點並不難安排,因為沒有出現新的產業,華工們能從事的工作還是以前那幾種。
所以關鍵不在於讓他們做更高端的工作,而是讓他們用同樣的工作換取更多的報酬。
錢賺得多了,他們自然就幸福了。
當秦漢給華工們規劃未來出路的時候,外出淘金的李正帶著好消息也回來了。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