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秋之色優美散文》[表達秋之色優美散文] - 第1章

天氣初來秋,始覺漸寒,萬物方凋零。

滬上晚來秋,自是始覺。

若在故鄉,此時應是,草木搖落,萬物進入秋蜇。

而彼城市,草木尤嬌貴,恰若申城,又仿如江南秀麗女子般,遲遲不肯褪去夏日裝扮。
桃李枝葉繁茂,楓樺木葉蔭蔭,夏荷亭亭玉立。

但近幾日,寒潮兀地出現,遲遲暮暮入城,申城終有秋象。

故鄉偏於內陸,又在淮河北岸,秋亦來的早。

剛忙完秋事,西風即來,裹雜着初次的寒冷,吹染着蒼翠的大地。

前幾日還是滿妝盡綠,而過幾日,青黃已接。

滿眼望去,白楊葉黃,槐樹下滿地是落枝……此時冬小麥已經露出點點滴滴的翠綠,荒草深處夾夾雜着不知名的冬草,綠芽兒勾勒着蒼黃的景色,很是美麗。

遠處是牧羊人在河邊牧羊,白色的羊群在碧青的河水邊時隱時現。

天空飛過一群鳥兒,留下陣陣啼鳴……於是這黃着着綠,這白摻着碧,這靜中的動,渲染着一副淮河北岸鄉村的秋,似乎是國畫,但又多了靈動。

而家住農村,對於故鄉秋的印象除了秋早之外,應該是秋忙。

初秋,秋蟬飲露之時,早春的落花生剛進入採收,潔白的棉花也收穫第一茬,大豆兒微黃,青草兒用盡最後一點的生命力開始貯存一夏的滋潤。

此時,香附子的草藥味開始漸濃,採藥的老中醫也開始忙忙碌碌的去野外收貨。

棗兒的甜香剛好,不算膩人,亦不算青澀。

這可忙壞了少年,東家爬樹,西家打枝,樹下狼藉一片,口袋裡鼓鼓實實,臉上的花兒一朵。

或許,對孩童來說最喜是初秋。

除了棗兒,還有諸多可以吃的野味兒。

比如苞米,烤着吃最為香甜;毛豆,燒着吃很是可口;紅薯,燒、烤皆宜,口渴的時候還可以生着吃,甚為脆甜……

再過些時日,到了仲秋,樹葉終究開始由蒼翠轉成蒼黃,樹下慢慢的多了些枝葉,秋蟬居高聲遠的威風也漸漸的衰落了下去。

威風、熱鬧了一夏的蟲鳴不由得凄凄慘慘起來,彷彿都要早早準備蟄伏。

豆兒黃,苞米熟,高粱紅,棉花藏……此時,家人要開始忙忙碌碌起來,準備秋收冬藏。

起早貪黑、風餐飲露的勞作,充盈了一夏的身體此時鼓足了勁頭,頂着「秋老虎」的炎熱,爭分奪秒的收割着春天的辛勤。

而少時的我們,學校是要放假期的,於是忙着幫襯家裡,也是半個夥計。

不過最多的還是拿着竹筐,趕着羊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對這些我們是不會有諸多抱怨的,「農村的娃兒早當家」,對於家裡的艱辛,家人的辛苦,秋收的繁忙,我們是深有體會,做不了太多的事情,不給家人添亂,算是最大的功勞。

在繁忙的時段,迎來了中秋佳節。

記憶中的中秋,大都是家人在田間地頭,最多是提前一些時間回家,準備節日的食物。

家裡瘦菊是有一些的,不過是沒有「還來就菊花」的意境,或許算是「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上大學,是在魯南的一個小城市,離淮河則開始遠去,貼近黃河,貼近城市,貼近現代。

這是一個多山的城市,學校也建在山麓,於是在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