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心中的歸隱情節》[自己心中的歸隱情節] - 第一章

簡而言之,武俠小說主要是失意文人所寫,小說主角大多寄託了作者自己的影子,武俠小說主角歸隱的行為約等於失意文人抒發自己心中的歸隱情節。
武俠小說的主要創作群體曾是失意文人,當科舉制度廢除,源於西方科學思想的新學興盛,傳統的讀經典寫八股考科舉的路子已經斷了,大多數傳統文人喪失了上升的通道,先別說做官實現階級牽躍,連謀生都是個問題了。
好在這時,報刊行業興旺了起來,市民階層有基本的文化素養,小說又是當時最熱門的藝術形式之一,它不像電影,無論製作觀看都要支付不小的開銷,連載小說廉價易讀更新快,很快成為了市民茶餘飯後最熱衷的消遣方式,類似於今天看熱門網劇或刷抖音。
正好遇上大量沒有出路,從小飽讀各種詩書的文人」當然各種古典和西方小說估計也沒少看」,開始參與報紙傳媒行業,很多人也開始連載小說賺稿費,不少人還陰差陽錯的憑此成就了事業。
我們最熟悉的金庸先生,出身書香門第,年少的抱負是學而優則仕,成為外交官或政治家,後因戰亂和家庭背景無奈放棄,進入新聞業謀生,最後靠辦報和寫武俠成就一生輝煌。
即便他在創作和商業上的成功,都改變不了骨子裡失意文人的本色,到老年仍試着彌補遺憾,積极參与香港基本法修訂和大學學院事務,最後招得不少非議。
韓非子說:儒以文亂法,而俠以武犯禁。
當失意文人的文字沒有能力去影響現實事物的時候,他只能把自己的想法寄托在武俠小說的主角身上,希望這位俠客能用刀劍拳腳幫自己完成這個美夢。
李安完成《卧虎藏龍》後也感慨,每一位中國導演都有拍一部武俠電影的夢,緊接着張藝謀就拍了《英雄》,開啟了中國的大片時代。
如果說千古文人都有一個俠客夢,那百年中國導演同樣也做着一個俠客夢。
文人筆下的主角往往在架空的歷史中大鬧一番,習得絕世武功,參與重大歷史事件,把自己仰慕的歷史豪傑狠狠誇耀一番,就像現在的粉絲瘋狂安利自家偶像。
看不順眼的歷史人物則藉著主角之口銳評一頓,甚至憑着主角之手拳打腳踢一番。
虛構的非虛構的美…

待續...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