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五章 千古忠臣方孝孺(2)

是千古忠臣!
他面對朱棣的屠刀時,浩然正氣,自是無人可敵。
他的信念,便是「有殺身以成仁,毋求生以害仁」的士子信念。
寧死不屈,寧死不從二主!
只是,他的能力與他的位置,並不匹配,朱允炆在與朱棣的斗爭中失敗,他的那些「忠言」,是要負很大責任的。
朱允炆賜座之後,看着方孝孺,他雖面色枯黃,但雙眼卻炯炯有神,意志堅韌,說道:「方先生此來,可是為了徐學正之事?」
方孝孺聽聞之後,淡然一笑,說道:「《周禮》素有女官之職,雖為內府,但考慮徐學正之職,只為陛下選才而已,只要徐學正言行端正,符合禮數,自然無妨。」
「哦?」
朱允炆有些詫異。
原以為方孝孺是一個死板的書獃子,沒想到還懂得變通。
「臣此番前來,並非為徐學正而言,而是為文治而來。」
方孝孺正色道。
「說下去。」
朱允炆示意。方孝孺侃侃而談,說道:「臣久居偏僻之地,初至京師,蒙皇上恩賜,擔翰林侍講,見皇上敦儒修文,意在文治。而臣以為,若行文治,則應尊「禮」而行。」
「先生是何意?」
朱允炆皺眉。
方孝孺坦言道:「皇上召燕王入京,可是意圖削藩?」
朱允炆看着方孝孺,並沒有說什麼。
方孝孺繼續說道:「臣懇請皇上,萬萬不可。燕王雖是塞王之首,然其並無過失,若召至京師,強行削藩,於禮不周。況太祖離去只是月余,皇上便對塞王動手,恐寒人心。」
朱允炆擺了擺手,笑道:「先生多慮了,本皇召燕王入京,實則是彌補先前之過。本朝尊仁孝之道,帝王之家若都無法做到,如何表率萬民?」
「當真?」
「自然。為免燕王擔憂,本皇還下令,裁軍十萬,以告諸王無意削藩,同時,以軍充民,開荒南山,豈不更好?」
「吾皇聖明。」
方孝孺驚喜跪拜。
朱允炆打發走了方孝孺,結果齊泰、黃子澄又來了。
兩人聽聞裁軍十萬的消息之後,更是惶恐不安,連忙上書,只不過朱允炆沒有理睬兩人的摺子,放在了一旁。
兩人見沒有迴音,便直接求見。
「皇上,此時萬萬不可裁軍……」
「還請皇上收回成命……」
兩人你一句我一句,說得朱允炆都有些發愁了。
到最後,沒辦法了。
朱允炆誇讚了兩人忠心耿耿,表示絕不會影響軍隊的戰鬥力,縱有削減,可從邊關調虎狼之士,才穩住了兩人。
等兩人走後,朱允炆拿起一份奏摺,這是右副都御史袁泰所寫,其中有一句「詔旨,且母喪未葬,父年九十,不當舍以行。」
這是攻擊解縉來京城奔喪的。
也正是拜這位老兄一封奏摺,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後來修撰《永樂大典》的解縉,被趕到了甘肅吃沙子。
朱允炆嘴角露出了笑意,輕輕說道:「解縉啊,要不要給我修撰一本《建文大典》,呵呵。來人,命解縉入宮。」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