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六章 學霸解縉的奏對

解縉之名,萬古難滅。思兔.com
這是大明少有的天才,甚至可以說,大明這艘巨輪前進的方向,他曾經發揮著極為關鍵的作用。
若不是解縉一句「好聖孫」,大明天下誰來做主,恐難預料。
朱允炆想起來解縉的「學霸」之路,不由暗暗搖頭。
解縉,五歲背詩文,七歲寫文章,十二歲通讀《四書》、《五經》,十八歲中解元,十九歲戊辰科進士三甲第十名,賜同進士,授庶吉士。
朱元璋欣賞解縉的才華,留御前參贊機要,升翰林學士。
十九歲,便站在了無數人仰望的高度。
仔細想想後世,十九歲在幹嘛,哦,還在讀書。
不過少居高位也不是一件好事,缺乏社會磨練,自傲狂妄,又太過理想化的解縉,終究還是付出了代價。
沒混兩年,官沒做大,卻得罪了不少人。
今天指責這個御史不干事,明天說說兵部玩忽職守,後天再寫個奏疏,和大老闆朱元璋較較勁。
一來二去,解縉成了獨-夫。
在兵部尚書沈倩彈劾解縉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站出來說話,朱元璋也只好將解縉趕了出去,讓其去江西考察。
跑出京城還蹦躂的解縉,被朱元璋勒令「閉門讀書」。
朱元璋還對解縉的父親留下了一句「後十年來,大用未晚也」的話,就是讓解縉十年之後再來上班。
結果朱元璋七年之後就走了,解縉明顯不願意來一場「十年之期」,聽到消息之後,馬上以奔喪為由,跑到了京師,準備東山再起。
於是,有了現在的見面。
朱允炆饒有興趣地打量著解縉,又矮又瘦,其貌不揚。
「草民解縉,叩見陛下。」
解縉跪拜高呼。
朱允炆淡然一笑,揮手道:「落座吧。」
解縉坐在椅子上,卻只沾了點邊。
朱允炆也不見怪,拿出袁泰的彈劾奏摺,安排人遞給解縉,說道:「你看過之後,再回話。」
解縉連忙接過奏摺,打開一看,面色驚懼,連忙跪了下來,喊道:「臣有罪。」
朱允炆問道:「有何罪?」
解縉冷汗直冒,連忙說道:「草民不該在家母未葬之時遠離,是為不孝。」
「明知不孝,為何來京師?」
朱允炆清楚。
古代往往以孝為尊,若是你在朝為官,家中父母去世,無論你擔任什麼官職(文官),都需要從得知喪事的第一天開始,馬上辭官回家,守制二十七個月。
有一個專用名詞:丁憂。
一般情況下,朝廷不允許強召丁憂中的人為官。
若實在是特殊,強行招用丁憂之人為官,則是「奪情」。
「奪情」很少被使用,一旦使用,必然會遭受文官集團的猛烈抨擊。
比如大明朝最厲害的首輔張居正,便因為「奪情」被冠以「不孝」之名,後來死後,萬曆還拿捏著這件事,恨得張居正牙痒痒。
解縉連忙磕頭,喊道:「回陛下,草民前來京師奔喪,同樣是出於孝心啊。」
「哦?」
朱允炆盯着解縉。
解縉再次喊道:「太祖於草民,名為君臣,但恩如父子。草民為父奔喪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