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華年》[金色華年] - 第6章 芒種忙忙栽

山間地頭,平壩田野。大家抓緊時間,搶種搶收。

中國上萬年的農耕文明,莊稼就是百姓的全部,也是國家的命脈,能吃飽是人類發展以來最大的奢望,也是最基本的要求,所以顆粒歸倉也就成了習慣和常態。大忙季節勞動人力不足這也是現實。我們的人民也是有智慧的,全民支持農忙也是中國的一大特色。收割小麥期間,各大中小學全部放假就近支援農忙,中學生可以到農田插秧,當時插秧絕對純手工,綠色無污染,一天消耗三碗米飯,當然也有工分,最後統計入家庭中。插秧可是一簡單的技術活,插得好與壞,他既影響插秧的速度,也影響秧畝轉青時間,和後期的產量,左右間距有講究,18一20公分左右,深度三公分,插淺了會倒苗,插深了秧苗變不過來(轉青慢),插秧密度過大,光透性風透性變差,影響長勢,如果插秧間距大,長勢雖好但產量上不去,所以會有經念的老手給你示範,如何栽秧。插秧講究橫平豎直,方方正正,這樣美觀好看產量也高,另一種就是傍田彎插秧方式,根據田的形勢插秧,間距保持好就行了,適合小塊田的栽插方式,當然還有其他的栽秧方式,隨着後來機械化插代替人工,很多方法都沉澱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這些勞動的智慧都是人們在長期勞動中的結晶。

收割小麥,大人們把大捆的小麥收走,遺落在麥田的麥穗就由小學生們負責拾起來,三五個小夥伴結隊而行,排成排從地的這一頭到地的那一頭拉網式的走一遍,拾完這一塊地又去下一塊地,一上午撿兩塊塊,其餘時間就玩,玩泥巴,過家家,扔石子,下三石棋,當時也沒什麼其他玩具娛樂,追逐嬉戲就是最低成夲的娛樂方式,中國農村娃就是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中午飯時間快到了,小夥伴們把拾得的麥穗交到生產管理員手中,就各自回家吃飯,下午出工時又開始尋找下塊地的麥穗。

麥田裡收拾乾淨後,堵好四周的排水口,就向麥田裡放水,將這麥田變稻田,一年四季也不閑。水住高於泥土10厘米就可以了,一邊犁田,一邊放水,犁好後再耙好就可以插秧了,農村利用土地利用率很高,見縫插針,不讓一寸土地閑着,田邊也會利用起來,水稻田邊每當插秧季,就會把田裡的稀泥用扯板拉起來堆在田埂邊抹平起穩水的作用,防止田水外漏,兩三天後泥巴比較幹了就在這田邊上種上豆子,綠豆,或黃豆,播種方法也簡單直接,用鋤頭在田邊上敲上窩,形成一小坑,將種豆子放三五粒在蓋上農家肥就可以了,這種豆子的農家肥,很多就是堆肥。

當時的化肥少,農家自治堆肥就成了常態,堆肥也叫肥泥巴,種莊稼常用的一種肥料。就是將房前屋後陰溝里的泥巴收集起來,也叫起陰溝,起陰溝一般是過年春節時乾的活,當時也有春節假,就在這幾天干。陰溝里平時肥水多,雞鴨常在裡邊玩有排泄物,常年發酵自然就比其他地方的肥。陰溝里起完舊泥還得回填新泥,做下一年堆肥準備,這新泥也很講究,一般選擇石板坡上的草皮,苔蘚,這些放在陰溝里易腐質發酵,平時的爛菜葉都扔進陰溝,都會變廢為寶,當時沒有現在的白色污染,不擔心一百年不爛的問題,平時大家裝東西都是竹筐,竹籃,提籃,背簍,撮箕,簸箕等竹器,沒有污染一說,人們也就沒有污染的概念,意識中頂多講講乾淨衛生。陰溝是普通話,在川北人的叫法正好相反,叫陽溝,一說陽溝大家都知道,掃的地灰,院壩的樹葉全都掃進陽溝,注意裏面不能扔磚頭瓦片,碎瓷器碎玻璃也不行,做肥料時怕傷人,這也是安全考,碎瓷碎玻璃丟有專門的地方,一般扔在老墳<祖墳>的背上,這裡很少人經過,所以安全。陽溝也有藏污納垢,凈化環境的作用,也是農家堆肥的發源地。

陽溝(陰溝)泥堆放一段時間以後,其本風乾了,就在自已的院壩里晾曬,多翻曬幾次,這泥巴又干又細,再用竹篩篩過,大塊又曬,三五次後,這又細又乾的土肥就做好了,收集在避雨處待用,當時家家戶戶都做這種肥料,交給生產隊越多,工分也就越多,相對收入也就越高,年底就是可以多分糧食。

豆子種上後,田埂邊水分充足,兩天後豆芽就起來了,見光後變化也很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