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道德經典作文》[有關道德經典作文] - 第1章

中華民族亘有華夏民族、禮儀之邦的美稱,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源遠流長。在千百年前,《世說新語箋疏》中就早有記載:「融四歲,與兄食梨,輒引小者」,於是在中國幾千年來的發展過程中,謙讓的意識也漸入人心,仿若每一個人必須遵守的規範,但是如今,謙讓似乎成為了我們的一種負擔。
在兒時的記憶中常常會有這樣的情景:「媽媽,表弟翻我的玩具,弄壞了小汽車,我搶回來它還打我!」面對弟弟的胡鬧,滿地的狼藉,心中難免充斥着委屈。我們渴望着公平的對待,期待着有個人能站出來說出我們作為長者的心聲。而等來的卻是家長口中「你比他大…他弄壞就弄壞…你應該讓着他」這樣類似的言語,於是,「謙讓」便衍生成為我們肩上不得不擔負起的使命。其實,在我們在嚴格死守道德底線的同時,已然被安排在了不同的起跑線上,我們做了正確的事情,卻遭到了那些以道德為名的約束或阻擋,最後被顛倒了黑白。於是我們大膽發問,何錯之有?真相便是我們都盲目於「道德」的旗號,而被進行了行為上的「綁架」!

像是去年的天津塘沽爆炸事件,在各界人士伸出援助之手組織天津重建之時,馬雲的微博卻被清一色的「逼捐款」留言所覆蓋。不少網友指責馬雲「你不捐款,我也不淘寶了」「首富就應該捐1個億」……好在逼捐的網友聲勢浩大,反對逼捐的人也不在少數,「你有錢就得多捐」,在邏輯上顯然是站不住腳的。

慈善的首要原則就是自願,哪怕他是中國的首富,他也有權力決定捐與不捐、捐多少,無人可以強迫,更沒必要揮舞道德的「兇器」,去脅迫其他人要怎麼樣去做。就像韓愈在《原毀》中言:「不以眾人待其身,而以聖人望於人,吾未見其尊也。」道德是一種修養,不是一種義務,我們應該去呼籲人們去做,而不是由此化為了利器,去責備他們為什麼不做;我們做好事,也不應該勉強別人也照着我們的樣子去做。道德最適合來約束自己,而不適合拿來壓制別人。

人們推崇道德大抵也是因為它的無害,能夠逐漸增進社會的安寧和諧

猜你喜歡